当前位置:

四比六促丨延平区保温行业的聚变

作者:今日直播nba直播回放 时间: 2024-04-20 12:36:01

  “我们的工程队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建设印尼苏拉卡尔塔万吨水泥厂的防腐保温项目,整个项目防腐保温都是我们负责做。”

  近日,福建省仁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姚世俤对记者介绍。这是延平区保温企业近年来随国家“一带一路”步伐走出国门阔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延平区保温行业起源于夏道镇,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典型代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跻身于国内行业翘楚,保温网点遍布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北美国家,并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已经在白俄罗斯、埃及等沿线国家开展大型保温安装工程。

  那是在1979年,当时该镇小鸠村村民张光烈等人正在经营管理村办电镀厂,一个非常偶然的机遇,他们从上海来的某厂业务员徐泽民口中得知当时做保温的人很缺,做保温工程并不难,很好学,上午当学徒下午就可以当师傅,而且经济方面投资不大回报率高。这一切令曾经做过木工的张光烈踌躇满志,决定以村办电镀厂的名义贷款4万元去做保温。

  岂知,张光烈的这个想法在村里掀起了轩然,遭到全村人的反对——因为4万元当时在村里人眼里是一个天大的数字。当时小鸠村叫小鸠大队,整个大队一年分红才1万元左右,如果这4万元贷款打了水漂,整个小鸠人要不吃不喝4年才能还清,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张光烈已横下决心,非干不可,说服群众、说服大队同意他贷款出去一搏。他以电镀厂的名义与大队签订了合同,约定大队按产值的50%抽成。他和沈金泉等人带着电镀厂4男12女共16名工人,在广东顺德承接了一个糖厂锅炉、管道的保温工程。这个工程总共300多立方,张光烈他们一边当学徒一边当师傅,领着工人们精心施工,保质保量完成,赢得厂方好评。张光烈他们初战告捷,投资5万元,创产值12多万元,还清了贷款后盈利5万元。

  消息传回村里,全村人惊喜若狂。大队抽走2.5万元,张光烈他们电镀厂留成2.5万元,全村人及电镀全厂职工分红到了做梦也想不到的利润。山村沸腾了,全镇沸腾了。祖祖辈辈过着牛前人后日子的夏道人发现山外的城市原来农民也能淘到金,无不跃跃欲试。小鸠村成立了南平市夏道保温材料厂”,刻了一个公章,挂了一个牌子,在干部们的组织下小鸠村以及镇里其它村庄慢慢的变多的有识农民,踏上了张光烈、沈金泉开辟的做保温致富路。

  7年后,夏道和其它地方因为水口水电站库区建设成为重点淹没区后,该镇失地农民产生了“破釜沉舟”一搏的勇气。在镇保温总公司的引导、服务下,一时间,夏道镇农民外出搞保温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局面,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民一起从业,该镇及周边乡镇外出搞保温的人数呈几何式发展壮大,从当时的几个人、几支施工队、一家保温材料厂,发展成集生产、销售、施工、安装为一体的、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化公司化的保温业队伍,保温经营事物的规模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并陆续走出国门,承接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国防、冶金、电力、石油、轻工、民用等各行业。

  “夏道保温”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应运而生,叫响国内同行界,成为与全国保业大省河南并驾齐驱的行业翘楚。如在全国80%糖业集中地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产糖大区90%的糖厂保温工程始终被延平区保温业牢牢掌控。

  由于多年来,我区多数保温企业仅局限于主营管道防腐保温安装工程,有一些保温企业走出国门后,到南非和东南亚等国家发展保温业,却因企业资质等级低、科技含量低、人工费用高和融资成本高等因素而难以盈利。总体来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区保温行业还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全国保温行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近年来河南等省份保温行业异军突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空间收紧,致使我区传统保温行业在市场占有率上会降低,如在贵州省的保温行业占有量从当初高峰时期的70%降为现在的30%左右。

  比如由于延平区保温行业员工多数依靠乡邻亲朋好友“传、帮、带”,一些公司为了招揽保温工程建设项目,竞标时缺乏沟通,竞相压价,造成经营利润微薄。此外,企业用工成本居高不下。“普通工每天250元、技术工每天300元,加班双倍计酬,食宿公司全包。所以这方面我们没优势。有时候项目一报价,客户就说你价格怎么这么高,我就算给他听。而河南等地保温员工日均工资在160元左右,并按实际用工计酬。”延平区夏道保温安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勇庭说。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根据延平区委、区政府的要求,2015年区政协成立《推进保温材料生产和市场开发研究》课题调研组,由时任区政协主席的吴水兴任组长,带领有关人员分赴延平区保温行业相对集中的广西和云贵考察调研,发现延平保温行业存在几大问题,也看到了保温业的前景,并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延平区推进保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意见》向保温企业推送了大量优惠政策“大礼包”,极大地激发了公司制作、纳税的积极性。

  “延平保温的优势在长期稳定的从业技术人员多。2010年5月,我们就拿到保温防腐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是南平市第一家保温防腐一级资质企业。”姚世俤表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他就到海南从事保温业,多年在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摸爬滚打,培育了他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闯劲和冲劲。2004年他回到南平创办企业,随义务越做越大,公司开始涉足建筑、市政、环保等领域。“我们去投标,招标方要看企业资质的。假如没有环保资质,像电厂里面脱硫脱硝的项目我们就无法承接。所以,资质还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证明。今年公司项目的合同金额将突破两亿,这有赖于我们对保温新材料的不断摸索应用,有赖于公司100多名高级工程师,他们作为技术骨干支撑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像姚世俤这样,近十几年来,夏道保温人不停地改进革新,保温材料从最早的膨胀珍珠岩、岩棉等,发展出硅酸铝、聚苯乙烯、聚氨酯、微孔硅酸钙等保温、保冷、防腐新材料,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取得机电安装一级、智能化总承包等资质。面对市场之间的竞争,夏道保温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不断在新工艺和材料上下功夫,提升自身竞争力。

  只要有工业建筑业存在就会有保温业。当前国内外保温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看到当前国内外保温行业市场广阔前景,保温业已从狭义传统主营管道防腐保温向现代广义的建筑、电力、冶金、石化、船舶、航天、潜艇等领域设备管道和墙体屋面的保温隔热与防火隔音拓展,集防腐、保温、隔热、装饰于一体的现代保温产业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保温行业发展方向。

  李长华说,保温业已经走到一个关口,需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保温这个行业不存在前景问题,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依然有着庞大的防腐保温产业,今后保温业会向着节能环保、技术工艺更新的路子走。”

  展望未来,李长华信心满满。他说,延平区保温信息交流协会自2016年9月18日成立以来,为当地保温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2017年保温行业共纳税6439万元,同比增长113.71%;2018年1-10月份纳税8896万元,同比增长66%;保温企业一级专业承包资质从协会成立前1家发展到现在的25家;延平保温业抱团发展实体——福建华顺保温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元月16日正式成立并开业;总投资1.5亿元的保温总部建设项目于今年4月18日在延平区九峰支路正式动工。

  协会下段工作将主抓保温总部建设项目、保温集团公司资质晋升和税收入库等工作,确保今年税收入库达到9000万元,力争突破亿元大关。

  延平保温业的发展还催生了一批回归经济,产生了张孟年的加气砖建筑保温材料、杨俊仁的新型保温复合材料、饶瑰兰的岩棉保温材料、姚之盛的陶瓷棉保温材料等近10家保温上下游产业企业,还有由保温业能人陈新意闽洋康养生态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等多家新兴起的产业公司。

  延平区还积极打造保温产业工业园区,优先确保园区用地,对于本区有资质的保温企业(包含本土在外注册保温企业)、上下产业链条保温材料企业和外地一级以上保温企业和上下产业链条保温材料企业都准予入驻工业园区,着力培育一批保温企业向建筑等领域科技含量高的保温专业发展,鼓励企业向保温上下产业链拓展,激励在外保温企业主回归本土投资兴业,大力引进外地保温企业到延平区落户,重点扶持龙头保温企业整合扩张上市,全力造就现代“节能、减排、安全、便利、环保、低碳、生态、舒适和可循环”为特征的保温材料生产、管道防腐保温安装和外墙外保温与装饰等一条龙保温立体产业。

  “我们将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力争做到本土保温企业全部达到有资质等级,其中80%以上达到一、二级,努力提高保温产业整体竞争力,尽快改变企业资质等级低的二、三包‘打工仔’状况。推动保温优势产业拓展境外业务,积极培育打造保温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公司集团。”李长华认为,只要大力推动保温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待保温市场规范运作后由保温行业协会引导协调,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建立完整行业协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机制,将有力助推保温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五年努力,使我区保温产业初具规模、初见成效,构建以高等级企业为主,总包强、专业精、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保温产业体系体系。

  “延平保温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周期,很有生命力。这个行业算典型的总部经济,总部设在延平,工程在外地,把外面的税收拿进来,各个分支机构都在全国各地甚至在国外,把劳务、用工、就业放到外面,也没有占用本地的资源,没有产生任何污染,又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带动了劳动力就业,把农民工的收入带到当地消费,对本地税收有很大贡献。”延平区有关领导认为,区保温产业已成为延平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只要着力扶持,未来发展前途喜人。这位领导表示:

  到2020年我们力争全区保温企业一级资质企业达到30家,保温材料生产规模企业达到8家以上,建成保温集聚基地1个,有1-2家保温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进入“新三板”挂牌;安排劳动就业3万人以上,年创产值100亿元以上,每年实现税利10亿元以上,其中税收达2亿元以上,真正打造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保温之乡’,基本确立‘中国保温之都’和‘中国保温新型材料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地位,树立起全国保温行业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国保温行业的排头兵。